2013年至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總額超過了7.81萬億美元,堅持與相關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持續深化務實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8.55萬億元,下降2.6%,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增長較快,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低于總體降幅。
食品安全企業把好第一道關,恒邦報關代理企業寵物食品出口,加快貨物出口通關速度,讓本地寵物食品出口之路走得‘又好又快’。
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等幾個機場4月份出現了貨運道路堵塞,貨交不進庫房、安檢排滿貨、貨站爆滿、航班空飛等難得一見的景象。90%以上是醫療物資,基本所有的貨機以及能客改貨的飛機都來中國拉貨。
規范申報才能安全通關,鑒于錯誤申報貨物可能引發的安全挑戰,馬士基宣布從2020年7月1日起收取500美元的附加費。
我國肉類進口量就再度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恒邦報關提前代辦進口肉類收貨人備案,提前申報進口批文,指導企業兩步申報秒通關。
全國海關對來自疫情高風險國家或地區的生鮮冷鏈產品,比如水產品、肉類、冷凍蔬菜、水生動物、短時或低溫運輸工業品等進口商品開展新冠病毒風險監測。
面對疫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全國各地也紛紛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重點查生鮮、進口水產品。6月14日上午,由天津新港海關召集集裝箱公司、貨場公司等,就內貨為凍肉、凍魚、凍蝦、冷凍加工食品等的外貿進口冷箱,執行100%查驗。
疫情期間,海關在支持農產品、食品擴大出口方面,利用對外溝通渠道,搜集、分析國外相關政策,加大對國內企業的指導力度,幫助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
為支持做好全球抗疫,我國一直加強出口防疫物資產品質量監管,中國標準GB 2626-2019正式實施,以高標準、嚴要求,全程確保出口防疫物資質量,為海內外抗擊疫情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