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從悲悲戚戚到風風火火
新冠疫情爆發,邊境關閉、航空停運,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明顯下滑。中國、美國、歐盟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跌至歷史最低水平,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極大影響,導致了交付延遲、工廠持續關停。
新冠疫情對航空貨運的影響小于航空客運,為應對疫情,醫療物資的運輸需求激增,3月份國內開始復工復產,航空貨運開始恢復。疫情對全球經濟和制造業造成了重大創傷,傳統的以高價值電子產品等為主的航空貨運種類瞬間變成了以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為主。
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等幾個機場4月份出現了貨運道路堵塞,貨交不進庫房、安檢排滿貨、貨站爆滿、航班空飛等難得一見的景象。90%以上是醫療物資,基本所有的貨機以及能客改貨的飛機都來中國拉貨。
藍天白云下,滿載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積極發揮起暢通國際物流運輸通道的作用,以成本低、運能大、效率高、更環保、更安全等綜合優勢連接中亞、歐盟各國,與各國一道同舟共濟,共同戰勝疫情。作為“一帶一路”的交通使者,中歐班列還搭乘日韓生產原材料、日用商品,為歐亞沿線各國復工復產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