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一體化好處_通關一體化流程
通關一體化,簡單說就是“多地通關,如同一關”,比如有的企業在一個地方,但是貨物的進出口可能在另外一個城市,原來海關的分布是按照屬地化的,一個地方的海關自身是一個獨立的監管體系,現在實現了區域通關一體化以后,企業可以自主地選擇申報、納稅、驗放地點和通關模式,以往需要在多關辦理的手續可以在一個海關辦理,進一步簡化手續。
通關一體化背景
繼去年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3個區域海關啟動通關一體化后,東北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通關一體化今天也正式啟動。海關總署稱,今年7月1號前將打破區域限制,實現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
全國通關一體化全面實現后,將真正實現“全國是一關”,企業可以任意選取一個海關進行申報,并自報、自繳稅款,通過海關的安全準入風險排查后,貨物即可在口岸放行,海關在放行后實施報關單批量審核、后續稽核查等。
通關一體化流程
通關“高速路”的打通,每單貨物節約的通關時間平均有兩三天,最大限度地使企業受惠,可以自主選擇口岸、通關模式和查驗地點。比如說一個在武漢生產機械的廠商,需要從臺灣進口一些零配件,改革前的流程是海運到上海港,上海代理報關后辦理轉關,然后再水路運到武漢。但是現在貨物只要到達上海港,廠商可以在武漢海關報關繳稅,經過審定后放行指令就直接加到上海海關,貨物直接放行,這樣通關成本大幅降低,減少企業進口成本。
通關一體化好處
“高效”是體驗過通關一體化模式的外貿企業最直接的感受。無論選擇哪個口岸出口,都可以向屬地海關報關,免去來回奔波。這種“多地通關,如同一關”的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和關區的行政界線,在簡化手續的同時,有效提高物流速度。
不僅是提速,在通關一體化模式下,企業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可以按照實際物流需求,自主選擇通關地點和方式,任意設計最適合自身的物流方案。
閱讀過本文的朋友還看過以下報關知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