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陸交通網齊頭并進實現一帶一路偉大戰略
自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宏大戰略構想,廣東積極響應,利用自身資源,大力發展海路、陸路交通設施,幫助外貿企業拓展中亞、東亞、中歐市場。
交通網絡發達利于商品流通,對于進出口貿易而言直接降低物流成本。與之相連的港口的吞吐能力問題,內河運轉效率、鐵路運送能力也制約貿易發展,形成一個高效的物流轉運網絡才能夠在國際貿易中擁有更高的效率。
高效的轉運能力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
海運能力是國際貿易的主要運力輸出,海陸交通網的便利程度也將會直接影響到國際貿易的發展程度。基于我國廣袤的國土面積,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往往在貨物到港之后。需要進行貨物的二次轉運,這時候就需要運用到公路運輸或者鐵路運輸。甚至有一些貨物還需要用到航空運輸,為了確保國際貿易能夠順利的進行。需要在內陸與港口之間建立一個高效的物流運輸脈絡,這樣才能夠讓到港的貨物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交到貨主手中。發展內陸交通運輸網絡,要立足于鐵路運輸的基礎上,加強公路以及空運的部分。
國際貿易更加依賴于現代交通網絡
國際貿易與物流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尤其現代的國際貿易橫跨時間、空間越來越大,物流的發展也要跟上現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步伐。海陸交通網絡有效接駁,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最為有利的硬件支持。這也成為現代國際物流新的利潤增長點,就以廣東海鐵聯運模式為例。
廣東企業貨物或自港口進口貨物出口中亞,經東莞虎門港口辦理入境申報,海關商檢查驗后由水路運至東莞石龍鐵路國際物流中心,再經粵新歐直達中亞,加強廣東制造輻射中亞、俄羅斯、歐洲戰略構想。
在東莞海關查驗后,在新疆口岸簡單查驗后放行, 運作模式十分順暢、成熟,時間比以往節省10個工作日,效率更高,企業進出口物流成本更低。港口與內陸的交通網絡便利,使得廣東港口的國際貿易量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早日實現一帶一路宏偉藍圖
閱讀過本文的朋友還看過以下報關知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