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中歐班列搭建高效國際物流通道
中歐班列是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海外基建計劃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首列班列于2011年3月19日從中國重慶開往德國杜伊斯堡。在國際疫情加速蔓延的情況下,中歐班列加速馳騁,成為保障中歐貿易往來、暢通國際合作防疫物資運輸的重要物流通道。
在全球物流通道受阻的困境下,多國航空公司停航,中歐班列搭載包括口罩、防護服、呼吸機、檢測試劑等緊缺的防疫物資,為歐洲各國有效應對疫情提供有力保障,凝聚起全球抗疫最大合力。
3月21日首趟搭載出口歐洲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從義烏啟程以來,至3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發運防疫物資33.38萬件,共494噸;4月6日,歷經16天,行程13052公里,從義烏出發的“義新歐”(義烏—馬德里)班列鳴笛靠站,緩緩駛進西班牙馬德里場站;4月12日,搭載260多噸郵件及醫療物資的首列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抵達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共開行了1941列,發送17.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5%和18%,實現開行數量和貨物發送量穩步增長。目前,武漢、重慶、成都、鄭州、西安、義烏等主要班列開行城市均已恢復去程運輸。
歐班列“破阻”前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衛生領域的合作,將更多汽車零部件、機械設備、光電產品、化工原料等重點行業物資,推動恢復企業既有供應鏈和產業鏈,帶動外貿實現恢復性增長,為恢復經濟社會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