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實施了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中國的禮儀、道德、禮教等上層建筑早在漢唐就曾一度領先整個亞洲乃至影響全球。然衣食足則知榮辱,倉廩足則知禮節。精神文明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歷朝歷代將農業視為天下之大命,糧食安全事關江山社稷。在社會主義的今天,大家追求民主和自由,衣食住行是基礎。每天吃什么,是否安全個人尊嚴的體現。在經歷多次食品安全事件后,終于出臺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共同打造高質量的生活。
今年的十月一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這部法律一共有總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等十章,共154條,比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相比,號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具體實施會有以下不同:
一、監管機制:原來由質檢、工商和食藥監等部門對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實行的分段監管,調整為由食藥監部門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統一監管的體制;
二、監管模式:由強調行政管控的手段轉變加強風險管理、風險治理,強調科學的一種監管模式;
三、監管處罰:用法律形式所界定出來,明確的加以細化,設置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加大處罰力度、確立首負責任制等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來震懾違法生產經營者。比如,《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也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四、提倡社會共治:引導社會各個方面的,包括消費者、生產經營者、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到整個食品安全治理的架構當中。對于網絡食品交易,追究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后續可能出臺千元保底賠償、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加強食品安全整頓。
中國有13億人口,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食品消費市場,世界各國食品相繼進入中國,加強進口食品安全也是同樣緊迫的事。隨著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食品安全法律的公平公正執行,營造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法治環境,建立誠信體系,保障食品安全,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閱讀過本文的朋友還看過以下報關知識文章: